征服者威廉
威廉一世(1028年-1087年),英格蘭諾曼王朝首位國王(1066年-1087年在位)。本是法國諾曼底公爵。號私生子威廉,表親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后無嗣,大貴族哈羅德被擁立。威廉以曾救過哈羅德,哈羅德為報救命之恩,答應如有朝一日當上英格蘭國王,便讓賢于威廉之事,渡海侵入英國;1066年10月,在黑斯廷斯與英國國王哈羅德二世決戰(黑斯廷斯戰役),獲勝后,威廉直取倫敦,年底自封為王,稱威廉一世號稱“征服者威廉”(WilliamtheConqueror)。征服者威廉的征服,對歷史影響最大的是,使英國自羅馬帝國時代以來再次被卷入了歐洲中心地區的復雜關系中(此前征服英國的,不過是文明程度比英國還落后的諾曼人),由于英王在法國擁有領地,英法兩國王室成為一對剪不斷,理還亂的冤家,此后數百年中兩國的交流和碰撞成了西歐政治生活的主題之一。這次征服改變了英格蘭的歷史進程,甚至連英語都發生了改變,大量新的詞匯加入到英語中。他將許多新事物帶入了這個孤島,如陪審制度,后來英國法律自成體系,就是以此發端的。